一、永龙正红花油质量怎样?
永龙正红花油质量还是不错的,主要成份为水杨酸甲酯、松节油、白樟油、桂醛、桂叶油、人造桂油、血竭。辅料:液体石蜡。
永龙正红花油的性状为红色澄清液体;具特异香气。
二、龙永图人物简介?
龙永图,男,出生于1943年5月,湖南长沙人,在贵州贵阳长大,196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英文系,1973年至1974年在伦敦经济学院研究生院主修国际经济学。是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曾任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三、惠阳永湖历史由来?
清同治九年(1870年),鹿颈、沙凹、淡塘属马安约堡;三栋、麻溪属四围社约堡;稻园、凤嘴、李溪、永湖、湖尾、蚌壳地属望助社约堡。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第十三区。
民国二十六至三十六年(1937~1947年),属第一区永湖乡。
1950年6月,属潼湖区(一区)麻溪乡。
1951年11月,属第九区(区府设在永湖圩)。
1957年12月,后称永湖乡。
1958年10月,成立永良人民公社(永湖、良井)。
1959年11月,从永良公社分出,为永湖公社。
1962年4月,属永湖区永湖公社、麻溪公社。
1963年2月,称永湖公社。
1984年1月,改名永湖区。
1987年1月,设置永湖镇。
地名由来
明代中期有张、杨两姓到此定居,张氏祠堂门边有一个约25亩的大湖,终年湖水荡漾,故取名永湖。
四、龙窝酒的历史由来?
八百里秦川之中有一地名曰龙窝,清光绪年井一口,井水通灵,适于酿酒,随之龙窝酒应运而生,愈酿愈醇,香溢关中。龙窝酒志记载,昔日龙窝,东西临河,曲流九湾,积水成潭,常有低云起雾巨龙腾空之壮观,人云:龙卧福地,饮水还童龙窝,因此而得名。1936年双12事变,杨虎城将军用龙窝酒宴请中共代表周恩来,周副主席赞不绝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今逢盛世,古井换新颜,埙酒坊酒业再塑古酒雄风,遂立碑铭志,以求其实歌其德。 龙窝酒作坊创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期即在户县、周至、兴平一代颇有名声。至民国时期,龙窝酒名扬关中,民间有“东龙西凤”之美誉。 龙窝酒酿造技艺在承传古法中被历代师傅总结为九句口决,即:“人得其诚、水得其甘、曲得其时、粮得其实、器得其洁、工得其细、拌得其准、火得其缓、酒得其真”。其知识、经验、准则自成系统。龙窝酒的酿制用曲为中温曲,采用关中地区优质小麦、大麦、碗豆三种原料,工艺采用古法制曲,经人工踩坯,入室发酵而成。龙窝酒的酿造酒原料采用关中地区的优质高梁、玉米为原料,以稻糠皮为辅料。工艺过程包括润糁、清蒸、加浆、摊凉、加曲、入窖、发酵及蒸馏等,其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独特的知识、经验和操作准则。 龙窝酒的繁杂工序都是手工完成,这是一种完全依赖感性和经验的操作过程。一百多年来,它的工艺技术全靠师徒传承,经过一代代“酒把式”的不断实践,龙窝酒酿造技艺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知识系统,它是在关中腹地的自然背景下形成的,从原料特点到制曲和发酵,它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和关中的气候相适应,是关中古法酿酒的杰出代表。百余年来,龙窝酒作坊一直延续着祭拜龙王和酒神的传统,这种习俗和其酿造技艺共同构成了古代酿酒文化最为完整的历史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近几年来,由于现代制酒业的迅猛发展,古法酿酒因其袒模小、产量低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龙窝酒老作坊面临严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五、唐赤金走龙历史由来?
赤金走龙为唐代文物,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赤金走龙为一组小金龙,最高的2.8厘米,最矮的2厘米,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双角,折曲于脑后,圆眼深目,两唇张开,颌腮部位饰长鬃纹样颈弯二曲,身上鼓,尾下拖,末端上卷,除脊背和尾脊有长鬃纹样外,满身皆饰深凹的网点纹,为饰片状鳞纹,通体雕满片片翘动的鳞片,大小均在毫米之间似用钎尖插点而成,阔嘴,长尾卷舒, 作各种姿态的行走状。
唐赤金走龙反映了唐代道教外丹术的兴盛,也为研究唐代道教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体现出盛唐时的精神面貌,且是首次发现的小型今铜龙型制品。
中文名唐赤金走龙
馆藏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土时间1970年
所属年代唐代
类别金银器
六、宾阳炮龙节的历史由来?
宾阳炮龙节是融合了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系列活动,流传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宾阳舞炮龙孕育于宋、元朝,发展、形成于明朝、成熟于清末民国,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历史渊源的悠久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共生的融合性、民众参与的积极性等特征,不但具有独特的中华龙文化研究价值,也具有满足民众禳灾祈福的心理需求的精神价值,被称为“东方狂欢节”。
2008年6月7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申报的宾阳炮龙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开封双龙巷的历史和由来?
明代《如梦录》记载:“双龙巷,宋太祖、太宗旧居之地。”明代《飞龙传》等通俗文学中也曾提到这条小巷。据《开封市地名志》记载,“双龙巷”又称寿昌坊,自宋沿用至1935年,双龙巷与鸿影庵街一起改称法院东街。1937年,小巷又恢复原名双龙巷
八、德庆龙母庙有何历史由来?
龙母祖庙坐落在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水口,是供奉龙母娘娘的庙宇。龙母姓温、秦时人。自小能预知祸福,且乐善好助,人称神女。传说一天,温氏在西江边濯洗时偶拾到一大卵,孵出五只小动物,能为温氏捕鱼。长大后五物竟变成头角峥嵘、身皆鳞甲的五条真龙。温氏让他们施云播雨,保境安民。人们便称温氏为龙母。后来龙母仙逝,五龙悲痛欲绝,
化作五秀才,将龙母葬于北岸的珠山下。后人感于五龙的孝心,就此建庙,名曰"孝通庙",后改为“龙母祖庙”。
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历代有封赐修葺。现存的龙母祖庙重建于清光绪晚年,为砖、木、石结构,建有石级码头、石牌坊、山门、香亭、正殿、两厩、妆楼、行宫、龙母坟。龙母祖庙最为值得称赞乃其精湛的建筑艺术,雕梁画栋,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堪称一绝,被誉为"古坛仅存"。其建筑系按低水区特点设计;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岩石板铺设。每逢水淹过后,庙内稍作清扫便干净如故。此乃龙母庙建筑之中的神奇。
龙母祖庙,系集两广能工巧匠,运作七年才完成。它与广州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岭南建筑三瑰宝。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上香朝拜,烟火经年不衰,为百粤龙的子孙朝拜龙的母亲的圣地。
九、请问,有谁知道四川仪龙县历史简介啊?
南朝梁元临元年(公元502年)置隆城郡及仪隆县,郡县同治,在今金城山顶。同时置大寅县,县治在今仪陇县大寅镇。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置伏虞郡及安固县,大同中置宣汉县,郡以伏虞山(今龙呈寨)为名,郡治与宣汉县治在今大罗乡,安固县治在今营山县安固乡。西魏(公元538年—551年)仍袭梁制、隆城郡领仪隆、大寅两县,伏虞郡领宣汉、安固两县。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西魏的义安郡、梁的伏虞郡划归蓬州,隆城郡仍置,伏虞郡由今仪陇大罗池迁到今营山县安固场。隆城郡辖仪隆、大寅二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蓬州的伏虞、义安、隆城三郡和渠县的景阳郡。合置为蓬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宣汉县为伏虞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改郡,仪隆、大寅二县属巴西郡(郡治在今阆中县,伏虞县属清化郡(郡治在今巴中县)。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