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浸出法提炼的食用油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食用油化学浸出法工艺
以菜籽油为例的化学浸出法工艺如下: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 → 用称为“六号抽提溶剂油”(俗称六号轻汽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 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热,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 → 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 → 最后制成食用油 。《食用油压榨工艺与浸出工艺的区别》
食用油化学浸出法优点
化学浸出法的使用能够明显提高出油率。以制取花生油为例,100斤花生经过压榨后,有将近10斤油残留在剩余的“饼粕”里,无法继续压榨出来。用浸出方法能让制油原料充分压榨,油脂残留非常低,不超过1%。出油率高,特别能从含油量不高的油料中提取出更多的油,是选择化学浸出工艺的最重要原因。化学浸出法生产成本低,因此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
食用油化学浸出法缺点
6号抽提溶剂油主要成份为正己烷(C6H14)74%和环己烷(C6H12)16%,其中正己烷是低毒、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正己烷是一种化学溶剂,主要用于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晕倒、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在化学浸出法生产过程中,会有部分微量化学物质残留。特别是六号轻汽油(主要为正乙烷)等有机物难完全清除,只有精炼达到非常严格的标准之后,才能放心食用,否则,很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而且在高温精练中,难免会使一些维生素的营养物质受损失。
二、哪些国家采用浸出食用油工艺?
浸出法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食用油提取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欧、美、日这些国家基本都采用这种方法。
比如日本最大的食用油生产企业日清公司,他们在日本本土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产品日清色拉油(其实就是大豆油)也是浸出的,欧美常用的芥花籽油也是用这样工艺,只要按照标准执行来生产,其产品是不会有任何危害的,浸出工艺主要是用于出油率比较低的农作物。很多人觉得压榨就是没经过任何化学加工,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工厂里压榨出来的油是毛油,这种油是不能食用的,必须要经过脱色,脱胶,脱味处理。这些后期加工都需要使用到化工原材料。
三、压榨食用油和浸出食用油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浸出油是用浸出的植物油;压榨油经压榨的油。
二、原料不同:浸出油原料如:大豆、米糠等;压榨油原料;如:香精、花生油等。
三、加工方法不同:浸出油是抽提出来的;压榨油是挤压出来的。
四、加工工艺不同:浸出油是化学浸出;压榨油是物理压榨。
四、食用油浸出和压榨有啥区别?
一、性质不同:浸出油是用浸出的植物油;压榨油经压榨的油。
二、原料不同:浸出油原料如:大豆、米糠等;压榨油原料;如:香精、花生油等。
三、加工方法不同:浸出油是抽提出来的;压榨油是挤压出来的。
四、加工工艺不同:浸出油是化学浸出;压榨油是物理压榨。
五、营养成分不同:浸出油是无味;压榨油具有色、香等。
五、浸出油有哪些?
有大豆油。
浸出油的优点:
第1点原因采用浸出法制取的食用油,它的价格相对低廉。在食用油中我们经常食用的,主要以大豆油为主,在生活中我们烹饪食材的时候,无论是哪种烹饪方式都会运用到食用油。这样一来就造成我们每个家庭食用油所需用量比较大,在购买上我们会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主要是要看食用油的生产工艺。浸出法制取的食用油,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和其他工艺相比,它有很多的不良之处。
第2点,采用浸出法取油的这种方法,出油率极高,整个工艺流程首先要先经过压榨,在压榨的过程中就会告榨出一部分油,仍有极少部分的油残留在豆饼中,采用浸出法取油的方式,就是取豆饼中剩余的这些油脂。浸出法会采用一种名为6号溶剂的一种化学溶剂,它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把油脂吸附出来,然后进行高温蒸馏,这种方式取出毛油,其次还要进行加工,将油脂进行脱锈,脱酸等一系列的处理。
六、浸出方法有哪些?
植物油脂的制取有以下主要方式:
压榨法制取:
原料经过预处理后,用机械将油料中的油脂挤出,然后精炼制得成品。压榨工艺有一次压榨、二次压榨、预压榨后浸出的分别,相应产生不同质量水平的油脂产品。精炼通常是“六脱”工艺:脱水、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六脱工艺不一定全部进行,根据油料和产品要求有所取舍。适用油料:菜籽、花生、葵花籽、橄榄油等压榨法是比较传统的加工方式,应用广泛。压榨后的油料叫做“饼”,一次压榨产生的油饼残油可达到5%左右。预压榨(后续进行浸出)的预榨饼残油通常在15%左右。浸出法制取:
原料是预处理后的料胚,或者压榨后的预榨饼,用正己烷为主的六号溶剂,或者其它溶剂如(丙烷、丁烷、异己烷)浸出。所谓浸出就是用溶剂浸泡油料,油料中油脂与溶剂互溶,过滤分离固体杂质,再加热去除溶剂,达到提取油脂的目的。这时得到的油叫毛油,需精炼加工。精炼通常是“六脱”工艺:脱水、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六脱工艺不一定全部进行,根据油料和产品要求有所取舍。适用油料:大豆、菜籽、花生、葵花籽等。浸出法提取油脂后,粕的残油率可达到1%以下。浸出法工艺自上世纪60、70年代由美国引入中国,90年实现普及,目前是油脂工业普遍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溶剂早期使用毒性较大的丙酮、苯,现在经屡次更新,从90年代开始普遍采用正己烷(n-hexane),是较为安全的溶剂。美国有工厂采用异己烷。对溶剂的问题,业界也的确在寻求更好更安全的溶剂,或者更好的工艺。但目前来看,成效不大。也许过一二十年会有突破性进展。超临界流体制取:
通常是二氧化碳高压液化,浸出油脂,然后降压,二氧化碳转化为气体排除。此法提取一些易氧化,营养成分易损失的高附加值油料,如核桃油等等。缺点在于工艺成本高,应用范围小。水溶剂法制取:
水溶剂法制油是根据油料特性,水、油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以水为溶剂提取油脂。传统芝麻油加工工艺用此方法。应用范围小,提油率低。水酶法制取:
水酶法是在水溶剂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理是以机械和生物酶的手段来破坏植物种子细胞壁,以及破坏脂蛋白、脂多糖此类“脂类复合体”,使油脂得以释放。该工艺主要有水相酶解工艺、溶剂辅助水相酶解工艺和低水分酶法提油工艺三种类型。水相酶解工艺最为常见。水相酶解工艺就是以水作为分散相, 酶在水相中水解, 油料在水相中进行酶解, 以水为溶剂来提取油脂, 得到高提油率。该工艺目前尚在研究当中,还没有实现工业化。若一系列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将是油脂加工业的重大革新。七、浸出法食用油的浸出溶剂一般用什么?
浸出法使用的溶剂油是国家定点生产的专用产品6号溶剂油。6号溶剂油不仅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更不会与油脂发生化学反应,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也有很好的溶解能力。
6号溶剂油俗称“轻汽油”,但它根本不是燃料汽油,与汽油风马牛不相及。
八、浸出法生产的食用油安全吗?
浸出法是早已被国际公认并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科学的制油工艺,在发达国家用浸出法生产的食用油占总量的90%以上,其原理是用专用溶剂对油料中的脂肪进行萃取,具有出油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用浸出法生产的食用油,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九、食用油工艺浸出是怎么出油的?
浸岀油的工艺流程是: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
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粕中亦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粕,脱溶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溶剂蒸气仍经冷凝、冷却回收使用。
十、提高浸出率的方法有哪些?
提高浸出率的方法就是增加压力,或者是重复加压,这样就可以提高油品的浸出率。
好像置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