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刮痧应该如何刮?

admin|
1

一、究竟刮痧应该如何刮?

很多人都喜欢刮痧,因为操作简单,保健治疗效果也很显著,但是究竟如何刮痧?下面就告诉大家正确的刮痧方法,让大家“刮”出健康。

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操作步骤:

1、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

2、用边缘光滑的汤匙(或调羹、铜币等)蘸上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单向重复地刮。

3、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刮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刮动。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即止。

4、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刮痧。

5、每一部位可刮2~4条或4~8条“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

6、应用较小的刮匙,可在穴位处刮痧。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处刮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疗效果外,还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在穴位处刮痧适用于腹痛、胃肠型感冒、暑热恶心,以及因痧所致的肌肉或全身酸痛。

二、红花油可以刮痧吗

有两种意见...偶尔可以一用...

“红花油能作为刮痧时的润滑油”~刮痧后皮肤出现红疹(您说的疙瘩),若不高出皮肤,呈红点状,这就是所谓的“痧”,是红细胞破裂后所呈现出皮肤的一种表现,对人体无害...

“用红花油代替刮痧油是不好的”~因为红花油里的成分对皮肤有刺激,刮痧后会渗透入皮肤,使皮肤变得粗糙,还有可能过敏、起疹子...

摘供参考:刮痧十七注意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妇女乳头禁刮。

4、小儿囟门未合者禁刮。

5、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适当手法,手法要轻。

7、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不止)、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等)。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痧可以隔着衣服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刮完一次,务必在痧退以后再在同一部位刮痧,平时可以用轻手法补刮,促进微循环,以加强退痧作用。

12、刮痧时,有时会有少许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近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属于正常情况。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4、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不要吹冷风,可洗热水澡,或者边洗边刮也无妨。

15、刮痧后喝一杯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清肠排毒。

毒。

16、刮痧不必非要出痧,出痧是体内有毒素的外在表现,如果身体健康,即使用大力刮痧,也不会出痧,反之即使手法不重,出痧也很明显。

17、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从头到脚每个部位、每条经脉,都按顺序柔和地刮拭数次,每天3-10分钟,就自然地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了。

三、什么是中医刮痧疗法?

操作方法

l.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

2. 用边线光滑的场匙(或调羹、铜币等)蘸上麻油(菜仔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反复地刮。

3,刮痧部位通常只有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也同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

4.每一部位可刮2-4条或4-8条“血痕”。每条长6-9厘米。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刮痧之后,应用手蘸淡盐水在所刮部位轻拍几下。

5.应用较小的刮匙,在有关穴位处施术。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处刮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疗效果外,还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二、扯痧

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扯起皮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扯痧疗法。

扯痧疗法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每当感受暑湿引起的痧症或不适,常用手指将患者的皮肤反复捏扯,直至局部出现瘀血为止。本方法简便,容易掌握,容易施用,效果较好。

操作方法

1.部位选择:腹部(下脘、石门、天枢)等;颈部、肩部(肩井等);背部。

2.患者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肤。

3.术者用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节蘸冷水后,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向一侧牵拉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也可用拇、食、中三指的指腹夹扯皮肤,依上述手法连续地向一定的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扯皮肤处发红为止。

4.如病症较重时,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皮肤出现红斑。

5. 扯痧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机体反应,扯拉病人局部可有疼痛感,扯后周身有松快舒适感。

三、揪痧

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蘸水夹揪皮肤,造成局部瘀血。这种揪痧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称揪痧疗法。图144。

本法民间称之为“揪疙瘩”。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头痛、发热、身体乏力,自己可以给自己揪,故揪痧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

操作方法

1.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

2.术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后,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此时常发出“咯”的响声,“揪疙瘩”之名即由此而来。夹揪时要随夹随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由于外力的夹、压、挤,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使血液渗出组织间,造成局部瘀血。

3.一般在局部夹揪20次左右,以皮肤出现血痕为度。如果病情较重者,夹揪的力量要大,直至皮肤形成红斑。

揪痧时,由于夹痧的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使施治处皮肤潮红,且稍有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瘀血后,则患者周身舒展。本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部等处。

四、放痧

以针刺静脉或点利穴位出血,用于因痧而达到治病的施治方法,叫做放痧疗法。

操作方法

l.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

2、如在静脉放痧时,应先将患者左上臂近心处用布带或止血带捆紧,嘱患者握掌。然后,在局部用碘酒棉球消毒皮肤,再用75%酒精脱碘。待干后,用消毒三棱针在肘静脉处缓慢刺入半分至1分深,随即缓慢拨出。没有三棱针时,用大号缝衣外亦可。针刺后,让病人张开手掌,而后挤压放血,随放血处置一干棉球,压迫片刻。

3.在穴位放血时,可根据病情需要,经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缝衣针直接点刺。

五、挤痧

对因痧引起疾患,用两手大拇指的指甲互相挤压皮肤的治疗方法,叫做挤痧疗法。

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或卧位。

2.术者用两手大拇指的指甲背在施治部位处做有规律、有秩序的互相挤压,直至局部皮肤出现“红点”为止。

3.依病施治,“红点”可大可小,一般要求大如“黄豆”,小似“米粒”。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1.病人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或背部脊骨凸起者,最好不要除痧,或不宜在背部除痧。

2.患者有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时,或水肿病者,或血友病,或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除痧法。

3.少儿患者,老年体弱多病者,不可用本法。

二、注意事项

1.冬天应用本法。应室内一定要暖和,并注意病人保温,防止脱衣着凉,加重病情。

2.除痧时手法要均匀一致,防止刮破皮肤,以引起感染。

3.除痧过程中,边行术边询问病人的感觉情况,以便随时调整病人体位和改进施术的手法。

4.施除痧术的用具必须清洗消毒,特别是给乙肝病人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除痧时,由于皮下渗血,肝炎病毒可能污染用具。施术后,用具一定要经高压消毒。以防止血源性传播。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