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减肥误区?

访客|
103

减肥除了“管住嘴”以外,还有“运动”。一些肥胖者总抱怨运动减肥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果,其实不少肥胖者通过运动减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存在运动减肥误区。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哪些运动减肥误区。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减肥误区?

误区一:只要运动了,就可以吃多点:运动之后我们会感觉到疲倦,这会让人感觉自己通过运动消耗了很多能量,再加上人们自我安慰的心理,会在运动之后会吃更多的东西。其实运动减肥有个绕不开的特点,就是造成的热量缺口小,就拿跑步来举例,费力跑步半小时基本上会大约会消耗300kcal的能量(因每个人的跑速,本身的个体差异不同有所不同,很多朋友也可以从运动软件上看到自己跑步消耗了多少能量,虽然不是特别准确,但是可以作为参考),这个热量大约吃1.5两米饭,3个士力架(20g),1个汉堡,1瓶易拉罐可乐,半条奥利奥就能吃回来的热量。所以运动之后如果不控制饮食的话同样瘦不下来。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减肥误区?

误区二:运动半小时后才开始消耗脂肪,所以运动小于半小时对减肥是没有作用:这是运动健身领域流传最广的谎言之一。很多人认为运动的前半小时要先消耗体内的糖,然后再消耗脂肪。那我们就来算一下,假设运动的前半小时能消耗300kcal能量全部以糖原来供应,所消耗的糖占身体中糖储备的多少: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减肥误区?

1g糖提供的能量是4kcal,那半小时能消耗体内碳水75g(300kcal/4kcal=75g)一个普通人血液当中大约有5g的血糖、100g的肝糖原、400g的肌糖原(存在个体差异),总共是505g糖,运动半小时消耗糖占身体中糖的15%,所以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减肥误区?

其实人体内不存在只以脂肪为能量来源的活动,主要是糖和脂肪(蛋白质一般不作为能量供应的营养物质)混合工作的方式提供能量,只是随着运动强度和运动的持续时间的不同比例有所差别,有科学研究指出在中低强度运动半小时之后,确实会有脂肪供能比例上升,糖供能比下降的现象,也就是说进行低强度的运动者为了消耗更多的脂肪可以把运动时间拉长,但是运动半小时之后才开始消耗脂肪是不科学的。

误区三:强度越高的运动越减肥:哪种运动更减肥,我们需要考虑三大因素:运动强度、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和运动时长。中低强度(大于40%的最大心率或心率大于111次/分)的运动主要由脂肪供能,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增加,当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进行的是无氧运动,由于脂肪供能慢,耗氧量多(每消耗1升氧,葡萄糖供能5.01kcal,脂肪供能4.65kcal)所以不能作为高强度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这时主要的供能物质是机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运动时间也会受限。减肥时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消耗相同的热量的情况下,与高强度的运动相比在单位时间内脂肪的消耗会多一些。更重要的是,中低强度的运动更容易坚持,运动持续的时间越长,脂肪的供能比例(半小时之后)也会上升。所以减肥应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果在加上适量的抗阻运动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减肥效果会更佳。

误区四:买保健品配合运动减肥:现在卖保健品的都喜欢把自己保健功能夸大,你可能听说过如果在运动过程中使用左旋肉碱、共轭亚油酸、藤黄果提取物等等更有利于减肥,其实这些都没有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证明其效果,很多减肥保健品的功能尚未明确,就算有效果也不大,所以建议不要把辛苦挣来的钱花在这些无效、效果不显著或尚未明确的保健品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要盲目的相信没有科学依据的运动减肥知识,要学会查证,只有避开误区,运动减肥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点赞”+“关注”郭医生头条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