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油产品执行标准?
GB 1534-2003
花生油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
和运输等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花生油、浸出成品花生油和花生原油。 花生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花生原油的贸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50
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
5524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
5525-1985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5
5526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
GB/T5
5527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
GB/T5
5528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
GB/T5
5529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
GB/T5
2/18页
5530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GB/T5530-19
998,egvISO 660;1983) GB/T5
5531植物油脂检验加热试验
GB/T5
5532植物油碘价测定(GB/T5532-19 995,neqISO3961;1989) GB/T5
5533植物油脂检验含皂量测定法
GB/T5534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GB/T5534-1995,idtISO3657:1988)
GB/T5535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
GB/T5538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5538-19 995,egvISO3960;1977) GB/T5539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
GB7
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1737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T17376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醋制备(GB/T17376-1998,egvISO5
5509:1978)
GB/T 1737
77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醋的气相色谱分析(GB/T 1737
77-1998,eqvISO 5
5508:
1990)
GB/T17
7756-19
999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压榨花生油.. pres
ssingpeanutoil
二、花生油为什么变酸?
温度在15-30℃时,一方面由于解脂酶
作用,使油脂水解,酸值增高,另一方面空气中氧的浸入,会促使
油脂氧化形成氢过氧化物。
花生油在一般贮藏条件下,会发生自
动氧化酸败的过程,其变化为:自动氧化过程与季节有关,如果
开始贮藏在冬季,低温能有效地延缓解脂酶和氧的作风,随着季
节的变动、温度的上升,温度在15-30℃时,一方面由于解脂酶
作用,使油脂水解,酸值增高,另一方面空气中氧的浸入,会促使
油脂氧化形成氢过氧化物。
您好~
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估计是其中的某种物质和空气或者是水分发生了化学作用,氧化了什么的.就变酸了,
不论怎么样,都不能吃了啊。要扔掉了~保存花生油要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三、gb8615 88标准具体内容是什么
GB/T 8615-1988 浓香花生油 GB8615 GB/T8615 GB86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615-88)对浓香花生油的质量标准作了详细规定,本文就浓香花生油的生产工艺技术作一介绍。
1 浓香花生油的生产工艺流程(预榨部分)
油料--清理--分级--烘干/冷却--小路25%~30%热风烘炒--吸风降温--轧糁破碎/脱皮--大路75%~70%轧坯--蒸炒--------
2 工艺说明
2.1 清理:与普通二级油所用设备相同
2.2 分级:用分级筛分离出花生中的未成熟粒、霉变粒、破碎粒等不完善粒,这部分可用于生产二级油,单独销售。
2.3 烘干/冷却:烘干设务可用热风气流干燥机。花生烘干后水分控制在5%~6%。然后迅速用冷空气把油粒温度降至40℃以下。
2.4 破碎/脱皮:破碎机可用齿辊式破碎机,目的是把红外衣扒掉,破碎后用风力风选器或吸风平筛将红外衣吸出,分离出的花生红皮可用作医药化工原料。
2.5 热风烘炒:将总量25%~30%的花生瓣送至燃煤热风烘炒炉,在此烘炒炉内油料被加热到180℃~200℃。烘炒温度是浓香花生油产生香味的关键因素,温度太低,香味较淡;温度太高,油料易湖化。
2.6 降温与轧糁:为防止油料糊化和自燃,烘炒后应迅速散热降温,降温后用齿辊式破碎机轧成碎粒状。
2.7 蒸炒:用五层立式蒸炒锅对生坯进行蒸炒。1层~2层装料要满,起到蒸的作用;3层~5层装料要浅,起到排除水分的作用;出料温度108℃~112℃,水分5%~7%,为保证花生油有浓郁的香味,蒸炒锅炉的间接蒸汽压力应不小于0.6mpa。
2.8 榨油:本工艺使用的是200型螺旋榨油机,考虑到浓香花生油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对榨油机主轴转速作了适当调整,主轴转速由原来的8rpm提高到10rpm,并适当放厚饼的厚度,一般控制在10mm左右。入榨温度135℃,入榨水分1.5%~2%,机榨饼残油9%~10%。
所得毛油经沉淀后用立式叶片过滤机过滤后送到精炼车间,机榨饼经破碎后送至浸出车间进行二次浸出。浸出毛油经精炼后作普通油单独销售。
3 毛油精炼工序工艺流程
过滤毛油--一次降温--加助滤剂--二次降温--沉淀48h--过滤--成品油--滤饼
4 工艺说明
4.1 一次降温:从机榨车间送来的过滤毛油温度一般在60℃~70℃,为节约能源,先用自来水(冷却水)于低速搅拌下(30rpm)散热冷却,温度降至接近室温为止。
4.2 加助滤剂:加助滤剂的目的是提高最后过滤效果,加速滤饼的形成,降低成品油中磷脂、胶溶性杂质的含量;助滤剂和种类有活性炭和固体花生饼粉末;加入量为油重的0.1%左右。
4.3 二次降温:用冷冻盐水于低速搅拌下将花生油冷却到10℃~15℃,然后保温沉淀静置48h。
4.4 过滤:将沉淀48h后的毛油泵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在滤饼形成前得到的过滤油较浑浊,应在滤饼形成后重新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成品油即可进行包装。
4.5 滤饼的处理:机榨车间得到的滤饼可回榨;精炼车间得到的滤饼可掺加到粕中。
5 影响浓香花生油香味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香花生油香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花生原料自身的影响
生产浓香花生油的油料要求籽粒饱满,未经过陈化期。未成熟粒、破损粒、霉变粒和陈化变粒不能用于生产浓香花生油。未成熟粒和陈化粒所产油脂酸价较高,风味较差,而霉变粒和破损粒又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将这些油料分离出来用于单独加工普通二级油。
5.2 大小路比例的影响
生坯料(大路)与热风烘炒料(小路)一般按3:1掌握。烘炒料比例太小,花生油香味较淡;比例太大,榨油时饼难以成型,出油率降低,毛油浑浊,给后道工序的处理增加困难。
5.3 烘炒温度的影响
热风烘炒是生产浓香花生油的关键工序,花生油香味的产生与烘炒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太低,香味较淡;温度太高,油料易焦糊。一般控制烘炒温度180℃~200℃。为防止油料湖化和自燃,烘炒后应立即散热降温。
5.4 蒸炒环节的影响
对生坯进行蒸炒是生产浓香花生油的又一重要环节。浓香花生油出油率的高低、香味与色泽、磷脂与胶溶性成分的含量都与蒸炒有直接的关系。要采用高水分蒸坯技术,在蒸炒锅内将油料水分调节到12%~13%;在设备耐压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间接水蒸汽的压力,一般控制在0.6MPa~MPa;有条件的企业,最好使用过热水蒸汽。在蒸炒过程中,要使磷脂及胶溶性物质充分吸水凝聚与蛋白质结合,这是保证成品油280℃加热试验合格和提高成品油透明度的关键所在。
6 生产浓香花生油应注意的几人问题
浓香花生油独特的香味与它独特的生产工艺有很在关系。为保持其天然的色、香、味,对浓香化生油一般不进行水化、碱炼、脱色和脱臭处理。对花生原料也十分考察,必须选用新鲜的、籽粒饱满的优质花生仁。未成熟粒,破损粒、霉变粒、陈化粒绝对不能用于生产农香花生油。为确保浓香花油的质量符合GB8615-88的要求,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6.1 浓香花生油的酸价问题
GB8615-88对浓香花生油的酸值作了明确规定,要求酸值≤1.0mgKOH/g,因浓香花生油不能碱炼和蒸馏,必须寻找降低酸值的新途径。具体做法是: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先做空白试验,即在蒸炒前加入预定的水,若制取的浓香花生油酸值≤1.0,则在蒸炒前把水改成相同量的碱液。加入一定量浓度的碱液,它是利用一定量的浓度碱液与料坯中游离脂肪酸起中和反应,起到降低浓香花生油中酸值的目的。碱液浓度和加入量应视花生仁中的油的酸值高低而定。
6.2 农香花生油的280℃加热试验问题
GB615-88对浓香花生油的280℃加热试验作了明确规定,要求280℃加热试验油色不得变深,无析出物。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关键是采用高水分蒸坯工艺,合理控制冷冻温度,沉淀时间和助滤剂的使用。
6.3生产应在密闭,避光的条件下进行,并尽量减少金属离子的侵染。
6.4下脚料,焦湖粒,过夜料不能用于生产浓香花生油。
6.5生产设备长期闲置后开机以及大修过后开机的头几个班次所产花生油应作普通花生油处理.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