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肠粉要怎样做才好吃有弹性,加什么料
自制肠粉是吧,如果你不嫌麻烦,我建议你:
1、泡米:将米粒洗净后泡3-4小时水;
2、磨浆:将泡发后的米粒磨浆(可以用石磨,也可以用打浆机打成浆,如果打浆多打几次,加水分量在乎个人的口感,想有嚼劲就少放点,想嫩滑就多放点)成浆后,倒入少许花生油;
3、选择自己喜欢的配料:鸡蛋、瘦肉、叉烧、鱼片、香菇、猪肝……想放啥都行;
4、步骤:烧一大锅热水,等水足够开,选一个不锈钢的大碟子,摸花生油薄薄一层,勾兑均匀米浆后,倒一点米浆到碟子上,摇均匀后,放入热水中蒸(材料视熟成时间再决定放),1.5分钟后放入生菜,加一点点花生油在上面,再过1.5分钟出碟(注意内馅一定要充分熟成),再加几滴花生油,叫上美极鲜酱油,新鲜滑嫩的肠粉出炉~
因为是磨出来的米浆,所以时间就久一点点都会很滑的,这是用粉兑成浆水无法比拟的优势哦~
另外,米浆如果有多,可以熬一些红糖转的糖水冲进去,然后搅拌均匀,大火架上碟子,抹一些花生油,薄薄倒一层甜米浆,半透明凝固状,扫一次油,再倒薄薄一层,如此连续9次,完全熟透后,就成了东莞的传统特色小食:九层糕~
肠粉的做法如下:
1.准备生菜、 肉末 、虾 、蛋等材料
2.准备粘米粉、 盐 、油 、生粉、 澄面等材料
3.150克的粘米粉倒在盆中。
4.入加清水450克均匀搅拌,然后放置一边自然泡三到四小时,我只泡了两小时,让粉与水更均匀。
5.加入盐与油及生粉澄面均匀搅拌成稀粉浆。
6.碗中加入生抽 蚝油 糖。
7.热锅下油煮沸。
8.把油铲起倒在生抽碗中。
9.准备生油扫子刮板。
10.准备一盘子用来蒸粉的。
11.锅中煮开水上空盘蒸一分钟。
12.拿出来扫油。
13.把粉浆搅拌一下盛出。
14.倒在扫油的批萨盘中。
15.加入打散的蛋。
16.加入肉末、 虾 、生菜大火蒸一分钟拿出
17.用刮板铲出,盛在碟中。
18.加入自配的酱料即可。
早餐肠粉的做法熬酱汁:大蒜、生抽、蚝油、淀粉1 大蒜五六瓣 剁碎2 淀粉两
熬酱汁:大蒜、生抽、蚝油、淀粉
1.大蒜五六瓣 剁碎
2.淀粉两小勺(很小的勺),加一小碗水,加入生抽和蚝油适量,搅拌均匀。自己把握咸度,
3.热锅凉油放入蒜米,小火爆香,至蒜米呈金黄色时,加入步骤2的芡汁,大火煮开至晶莹剔透即可
蒸粉皮(三人份):粘米粉120克、澄粉(也叫小麦淀粉)或红薯淀粉25克、水380克、油和盐少量(可省),肉馅少量,鸡蛋3个,葱花适量。
1.将所有材料混合搅拌均匀
2.所有材料和工具准备好(肉馅加少量料酒和生抽码味)
3.平底盘刷薄油,放少量肉馅,舀两勺粉浆、半个鸡蛋,适量葱花
4.放入开水锅中蒸三分钟,至粉皮鼓起大泡即可
5.用刮板从一头把粉皮铲起,边铲边卷,最后切段装盘
烹饪技巧
1、水粉一定要混合均匀,无颗粒,用打蛋器很方便,每次蒸之前都要再次搅拌均匀。
2、熬酱汁很重要,不建议用生抽或现成的调味料代替。一次可以熬两天的量,熬好的酱汁在这样的天气常温放置没问题,如果天气热的时候可放入冰箱保鲜。
3、肉一定要剁成泥或直接用搅的肉馅,可以提前腌制放冰箱保存,最好一天之内用掉。肉末用量要少,过多不容易熟。不喜欢可以不用。
4、在步骤3中可以看到是先放肉末再倒粉浆,原因是粉浆很容易沉淀,而均匀地摆放肉末需要一点时间,所以后倒粉浆。
5、自己家做肠粉容器不够大,一张肠粉最多放半个鸡蛋,一次打散一个鸡蛋,做两张粉,不能像外面店里那样直接敲一个蛋在粉皮上。切记,过厚的粉皮口感并不好。
6、刮板很好用,一般在烘焙用品店有售。
7、粉浆的量以能铺满容器底部为最好,过多则厚,过少则薄,都会影响口感,没什么技巧,多试几次就行了。
8、如果有两个盘子交替蒸更快更方便。
林海音 豆腐颂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汤作菜,配荤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甜,随意所欲。“它洁白,是视觉上的美;它柔软,是触觉上的美;它香淡,是味觉上的美。”女作家孟瑶说,“它可以和各种佳肴同烹,吸收众长,集美味於一身;它也可以自成一格,却更具有一种令人难忘的吸引力。”
豆腐可和各种鲜艳的颜色,奇异的香味相配合,能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菠菜更绿。它和火腿、鲥鱼、竹笋、蘑菇、牛尾、羊杂、鸡血、猪脑等没有不结缘的。当你忙碌或食欲不振的时候,做一味香椿拌豆腐,或是皮蛋拌豆腐,小葱拌豆腐佐餐,都十分可口。时间允许,做一味麻辣烫三者兼备的好麻婆豆腐,或煎得两面焦黄的家常豆腐,或毛豆烧豆腐,绿的碧绿,白的洁白,只颜色就令人醉倒了。假如就一碗蒸得松松软软的白米饭,只此一味,不令人百尝不厌N?它像孙大圣,七十二变,却傲然保持着本体。
江苏有句谚语:“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钱又滋补。”豆腐的蛋白质含量是牛肉和猪肉的一半,但是价钱却便宜多了,豆腐的脂肪是植物性的,和肉类所含的动物性脂肪不同,吃了不会引起血管硬化或心脏病等毛病。难怪有许多人说豆腐是‘植物肉’了。又因为它含极少量碳水化合物,所以也适宜减肥的人吃。豆腐中的钙质含量和牛奶相同,特别适合孕妇和发育中的婴儿幼儿吃。
慈禧太后驻颜有术,每天都要吞珠食玉。据民间传说御厨房有蒸锅四十九口,每口锅Y放着镶着珍珠的豆腐,四十九天可以蒸烂。四十九口锅轮番蒸,慈禧太后就每天可以吃到一味润肤养颜的“珍珠豆腐”了。
豆腐的作法是先把黄豆泡在水Y四至八小时,气温越高,泡的时间越短,泡够时间放入石磨中去磨,磨好后滤去豆渣,剩下来的就是豆浆。然后把豆浆加热至沸腾,再加凝固剂。一般都是用盐卤或石膏做凝固剂,石膏的成份是硫酸钙,盐卤中主要成份是氯化镁和硫酸镁。加入凝固剂后,再入压榨箱压去水份就是豆腐。美国黄豆协会台湾办事处,每年有经费部份辅助台湾的豆腐制造商到日本考察。在日本,制豆腐简直成了一门艺术。近两年市面上出现了用两层塑料袋包装,经过高温消毒的机器豆腐,不过销路并不十分好,一般主妇还是喜欢新鲜的豆腐。豆腐店做豆腐都是从傍晚开始,天亮前做好。大清早又开始造第二批供午市需求(豆腐工人下午休息)。人人都买得起豆腐,在台湾,一方豆腐只卖新台币一元五角。去年台湾人共吃了五亿公斤豆腐――平均每人二十三公斤。台湾每年产黄豆六万公吨,进口六十二万五千公吨,大部份来自美国,其中百分之十用来做豆腐,其余的多用来榨油。豆腐是汉文帝时代(公元前一百六十年左右)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宋时,豆腐渐见普及,在江南,亦成为普通的食品。但除开特殊的情形外,尚未成为士大夫的食品,只有下层阶级用来佐膳。清代开始,豆腐扩及於上层家庭,有时且调理成帝王专用的高级豆腐。宋荦七十二岁做江宁巡抚,刚巧康熙皇帝南巡。在苏州觐见时,康熙见他年老,对他说:“朕有日用豆腐一品,与寻常不同。因巡抚是有年纪的人,可令御厨太监传授与巡抚厨子,为后半世受用。”随息居饮食谱对豆腐有如下的说明:
“豆腐一名菽乳,甘凉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处处能造,贫富攸宜……以青黄大豆清泉细磨生榨取浆,入锅点成后,软而活者胜,其浆煮熟未点者为腐浆,清肺补胃,润燥化痰,浆面凝结之衣,揭起晾乾为腐皮,充饥入馔,最宜老人。点成不压则尤软,为腐花,亦曰腐脑。榨乾所造者有千层,亦名百叶,有腐乾,皆为常肴,可荤可素……由腐乾而再造为腐乳,陈久愈佳,最宜病人,其用皂矾者名青腐乳,亦曰臭腐乳,疳膨黄病便泻者宜之。”
不同时代,豆腐的名称亦异。古语叫大豆做菽,《尔雅》称为戎菽。豆腐又叫菽乳,还有「黎祁」或「来其」两个名称可能是印度或西域系统的语言,直到唐代,都是指乳酪、乳腐冻奶食品来说,后来才变成豆腐的别名。《清异录》说「邑人呼豆腐为少宰羊」,可能是因为豆腐普遍成为肉类的廉价代用品。豆腐在中国社会中,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徵。章回小说与旧剧中,也常喜欢安排一对孤苦无依的老婆老头以磨豆腐为生,如《天雷报》Y面的张元秀。豆腐也围绕我国的语文。‘豆腐西施’是说美貌的贫家女,‘豆腐官’是廉洁的官,因为俸给微薄,只可以吃豆腐。发挥豆腐烹调技巧最有名的人要算是成都北门顺何街的麻婆了。麻婆娘家姓温,排行第七,小名巧巧,美丽出众,偏是老天捉狭,在她脸上洒下一些白麻子,但仍不减她的美貌。她十七岁那年,嫁给顺记木材行四掌柜陈志灏。光绪二十七年,四掌柜不幸翻船。一月之间,健美的巧巧就形销骨立。小姑淑华看她孤苦零仃,加上十年相依的感情,不舍得留下她的四嫂自行出嫁。姑嫂俩为了生活,不得不面对现实,打开门户。姑嫂都能裁会剪,仅仅添了一张案板,裁缝店就立即开张。不到半年,生意冷淡下来。好在四掌柜在生时,那些常来他们店子歇脚的油担子,看她们打开店铺,每天又来歇脚,有些带点米,有些带点菜,没有带米带菜的就在隔壁买点羊肉豆腐,其余的人在油篓内掏点油,生火的生火,淘米的淘米,洗菜切菜,只等巧巧来上锅一烧,就可饱餐一顿了。大家故意省下一口,就够姑嫂早晚两餐有余,这些诚挚的情谊,不但鼓舞了巧巧枯萎的心情,而且更使她练出一手专烧豆腐的绝技。
巧巧做的臊子豆腐,经过众口宣扬,名传遐迩,凡是认得女掌柜的总是想方设法,前来攀亲旧,目的仅在想尝尝她做的豆腐。来者是客,怎好一个一个往外推。於是巧巧开店当炉起来。嫂嫂剁肉烧菜,小姑擦桌洗碗,那时是光绪三十年。她们每天忙上十四小时,年复一年,由於操劳过度,姑嫂先后去世,而麻婆豆腐却成了四川出色的名菜!
现在写出麻婆豆腐的做法,大家不妨试烧一碗。
材料:花生油八分之一杯,黄牛肉或羊肉一三○公分,豆母(可用豆豉蒸软剁碎)半汤匙,姜汁一茶匙,辣椒粉少许,豆腐半公斤,花椒粉少许,蒜白梗切成半寸细丝,盐及酱油适量。
做法:炒锅洗净,用姜片擦拭,注入花生油,将沸时,将已注入姜汁及少许水之肉末倒入,肉末分开立即注入清水半杯,然后放进盐、酱油、豆母(咸度不够时,切勿先放豆腐,否则下锅就老),此时再放花椒辣椒粉(切忌用辣椒酱豆瓣酱,否则其味不正),一分钟后,将漂净的豆腐切成两公分方块打下,用小火焖煮二十分钟,放下蒜细丝,视水已乾,盛出端在桌上,就是一碗麻、辣、烫的麻婆豆腐了。
很少人有吃腻了豆腐的经验。作家梁容若回忆生长在沙土绵延的地方的情形,从小见惯了田Y种的大豆,豆子出产多,豆子的加工品自然也多。豆腐是天天见、满街卖的东西。见惯看腻,无色无香,再加上家乡豆腐常有的卤水苦涩味儿,所以他从小就不喜欢豆腐。
到抗日时期,一个兵荒马乱的残冬深夜,平汉路的火车把他甩在一个荒凉小站上。又饥又渴,寒风刺骨,突然听到卖豆腐脑的声音。梁容若挤在人堆Y,一连吃了三碗。菜花的鲜味儿,麻油的芳香,烧汤的清醇,吃下去直像猪八戒吞了人参果,遍体通泰,有说不出的熨贴,心想:“行年二十,才知道了豆腐的价值。” 他回忆说:“北平的砂锅,奶汤豆腐,臭豆腐,杭州的鱼头豆腐和酱豆腐乾,镇江的乳豆腐,我都领教过,留有深刻的印象。有一次还在北平的功德林吃过一次豆腐全席,那是一个佛教馆子,因为要居士们戒荤,又怕他们馋嘴,就用豆腐作成大肉大鱼的种种形式,虽然矫揉造作,从豆腐的贡献想,真是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了。”
作家子敏说:“我对豆腐有一股温情;它甚至影响到我的处世态度。人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的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朋友难免失言、失态、失礼、失约。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
“豆腐原是很平民化的食品。对我,它不只是这样,它是含有深远哲学意味的食品。它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