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调和油里面会有白色沉淀是怎么回事?
调和油是各种不同熔点的甘油三酯的混合物,一些熔点较高的甘油三酯容易在低温下结晶,使得原来澄清透明的液体油出现发朦、结晶甚至冻结,对多数油品来说这是正常的物理现象,并不影响油品的营养价值。
调和油通常含有一些微量的高熔点成分,如蜡质、谷维素、植物甾醇、单甘酯等,这些成分在较低温度下会缓慢结晶析出,而使油脂发朦,其中除了蜡质因熔点较高而人体吸收率较低外,其他如谷维素、植物甾醇等都是有益的营养物质。
棕榈油、花生油、棉籽油等在冬季会发生结晶析出或完全冻结;花生油在气温下降至12℃以下时容易发朦甚至结冻。
扩展资料:
花生调和油选购注意事项:
1、购买调和油产品时应从正规渠道购买,购买时注意包装上的标签信息,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2、花生调和油属于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按照国家标准(GB 2716)的要求,以下内容均必须在包装上标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
市场上现有部分调和油产品对各种植物油的比例也进行了标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调和油
大众网-花生调和油到底是啥油?
中国政府网-生活提示:如何挑选食用油
买了花生油后,使用过程中发现底部有不明白色沉淀物,会不会是劣质油呢?消费者杨某最后在瓯海工商部门的帮助下,最终解除了疑惑,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日前,在浙江温州务工的新温州人杨某在潘桥农贸市场一副食品店购得“福×牌”5升花生调和油1瓶。在用了几次后,发现瓶内剩余的花生油底部有白色沉淀物,怀疑所购的花生油为劣质油。杨某去商家交涉,但商家说自己经销的食用油都是从正规渠道购进的,花生油包装上都清楚标有生产厂家,质量安全标志,批发商也提供了厂家的质量检测合格证书,且该花生油生产日期是2008年1月,不存在过期变质问题,故不承认所售花生油有质量问题。于是消费者杨某便投诉到12315维权热线,请求工商部门给予处理。
瓯海工商分局工作人员现场查看了杨某的花生油后,发现瓶子下面确实有杨某所说的白色絮状沉淀物。该种花生油是由福建一厂家生产的,各种标识齐全,且有生产合格质量证书,后经联系该经销商,经销商解释调和油在室内15℃以下底部产生白色沉淀物属正常现象,并不是变质或劣质油。可消费者却信不过经销商的解释,认为经销商是在为自己经销劣质油找借口。于是,工商人员又电话联系市粮油质量监督站人员,监督站人员也证实了经销商所言。一般情况下,含棕榈油、豆油或花生油成分的调和油在室内温度15℃以下,底部容易产生白色沉淀物,即通常所说的结冻现象;低于10℃时,因其固有的理化特性容易结冻。所以,即使是同一种类的食用油,因保存方式不同,有的结冻,有的不结冻都和品质无关,且结冻的食用油在温度高时会自然解冻,不会影响口感与营养。
可能这段时间温州气温较低,杨某所购的调和油结冻出现了白色沉淀物也属正常现象。最后经工商部门协调,出于为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商家决定为其调换一瓶在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其它品牌的花生油,杨某对此结果表示满意。
工商人员经咨询有关专家鉴别食用油优劣的方法,提出以下意见,供消费者选购食用油时参考:
一看:首先看透明度,纯净的油应是透明的;再看色泽,纯净的油应该无色;最后看沉淀物,在一定条件下沉于油的底层,无沉淀物的油为最好。
二闻:打开油桶盖,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磨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
三尝: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掺假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表明水分在0.2%以内,是合格产品。
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看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
土榨花生油质量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
其实并非越“土”越健康,一些土榨花生油小作坊由于工艺简单、条件简陋,致使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近年来,人们在吃的问题上都追求一个“土”字,觉得“土”的才吃得健康。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冠以“土”字号的各种产品往往都能与天然、绿色、健康与安全拉上关系。在此背景下,各种“土”产品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人们好像天然对“包装食品”的质量安全有担心,没有亲眼看到食品的制作过程,就不能放心地把它吃进肚里。所以现场制作、边做边卖的销售方式十分流行。榨油的作坊就是典型代表,亲眼看着清澈的油脂流进瓶子,好像确实安全可靠。
在不少地方,素来有用花生油作为粉条等食物佐料的习惯,而来自小作坊的所谓“土榨”花生油,因其香味醇厚,成为当地居民的不二之选。我曾在某乡村逛时发现,村里小作坊生产的“土榨油”以“新鲜”为卖点,售价也不高,现榨现卖,销量不错。
然而,央视日前却曝光称黑心土榨油含剧毒,是鹤顶红的68倍。这一新闻令人咋舌。根据央视调查,在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记者发现很多农贸市场里都能看到一些花生油作坊,在梧州市两广批发市场里,仅一条街上就有5家。这些油作坊里大多有一套榨油设备,可以当着顾客的面直接用花生榨油。所以,这些油作坊都打着新鲜、纯正的招牌招揽顾客。这些油作坊不仅以花生油的新鲜、纯正来吸引顾客,而且价格上普遍比一般正规油厂的花生油要低,所以生意都还相当不错。
这些油作坊当着顾客的面用花生榨出纯正的花生油,但背地里,却往这些花生油里掺入其他便宜的油。经过掺假,油的价格是降下来了,但味道也是不可避免的改变了。央视进行暗访发现,19家油作坊,居然只有3家在卖纯正花生油,其他16家都掺杂了其他油品,掺假比例高达84%。而在检测中,检测人员在那3个纯花生油样品中又有了惊人的发现:“这3个样品有2个黄曲霉毒素是超标的,超标在3到4倍之间,属于严重超标。”
事实上,小作坊土法压榨的花生油存在安全隐患早已不是新鲜事,屡遭媒体曝光。南方日报曾在“头版曝光”栏目刊发报道,曝光了广东省茂名、阳江、云浮、湛江、肇庆等地市部分小作坊抽检的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超标问题,其中检出情况最严重的超标竟达到14.5倍。发生在“土”榨油事并非个例。其实,并非越“土”越健康。小作坊由于工艺简单、条件简陋,致使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但人们还是热衷于“土”产品。土蜂蜜、土猪肉、土鸡蛋……时下,打上“土”字的农副产品因其健康、美味的特质,身价一路水涨船高。不过,目前“土”味市场鱼龙混杂。有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在纯正的蜂蜜中掺入价格低廉的糖浆,这些经过“加工”的蜂蜜产品仍以“土蜂蜜”自称,令消费者真假难辨。常年贩卖土鸡鸭的老板说:“市场上很少有真正的土鸡鸭,能吃到放养几天那种半真半假的土鸡就不错了。”而面对土猪,越来越多的选择让市民挑花了眼:都说是土猪,为什么价格却相差甚远,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0条大神的评论